盒马草莓盒子蛋糕撬动千亿商超战局

分类栏目:首页>>石占学院>>前沿资讯

全球烘焙指南

秘制烤翅配方(干料、液体腌料保密配方)

2024—2025财年,盒马鲜生不仅实现了首个全财年盈利,标志着其九年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,而且在新零售领域的探索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,为其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
在盒马鲜生的多元业务板块中,烘焙业务展现出与其他商超的不同魅力,其显著的增长态势从“网红爆款”到“战略引擎”,盒马烘焙不仅革新了商超的消费体验,还成为零售业角逐下沉市场时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。

盈利的“隐形推手”

盒马烘焙的明星单品草莓盒子蛋糕,凭借“25颗完整红颜草莓+动物奶油”的高颜值组合,已成为新零售时代的“现象级产品”。

根据艾媒咨询的数据,2024年该蛋糕的销售额突破亿元,成为盒马鲜生烘焙区的销售冠军,平均每个门店每日售出60个。

其成功秘诀在于:通过自建草莓种植基地降低成本(草莓采购成本下降17%),同时以社交化传播扩大影响力。数据显示,烘焙业务在盒马线上订单中占比超20%,部分下沉市场门店开业首日烘焙销售额达40万元,成为引流核心,以极致性价比撬动用户心智。

盒马通过垂直整合供应链,构建了难以复制的竞争壁垒。

江苏昆山的“糖盒”中央工厂实现全自动化生产,夜间生产、凌晨配送的模式将北海道吐司价格压至9.9元,面粉运输成本降低6%。此外,与生鲜业务的协同效应(如水果部门共建供应链)进一步强化了成本优势。通过“中央工厂+区域适配”的体系,盒马成功在下沉市场以高性价比迅速立足,实现了从前店后厂到全链条控制的供应链革新。

在3.0版本门店中,红颜草莓装饰墙与蛋糕陈列区联动,刺激冲动消费;线上则依托“30分钟达”配送网络,满足即时需求。

烘焙业务覆盖早餐、下午茶、聚会等全时段场景,6.9元的鲜奶吐司和瑞士卷组合分别瞄准刚需与社交需求,形成“高频+高毛利”组合拳。重构“人货场”关系,完成场景化运营。

“狙击”下沉市场

2024年,盒马新开72家门店中,1/3位于二三线城市及县城。在常熟、义乌等长三角县域市场,盒马烘焙成为“排队王”,开业首日货架被抢空的现象屡见不鲜。

其策略是利用数据驱动进行精准选品。

在安徽主打榴莲千层,浙江则侧重于瑞士卷,而东营凭借麻薯和草莓蛋糕单日销售额突破40万元。这种“爆款前置+本地化微调”模式,精准契合小镇中青年对品质与性价比的双重需求,县域消费成为其盈利的重要突破口。

当山姆依靠大包装和会员制在一线城市称雄时,盒马以“小包装、高频次”策略在下沉市场开辟新战场。

例如,盒马NB店推出2.2元的500ml无糖可乐、9.9元的1L鲜牛奶,并配备30%自有品牌商品,主打“Low price but Unique”(价低但独特)。相比之下,山姆的代购模式在低线城市面临物流与客单价压力,而盒马通过区域供应链网络实现次日达,形成差异化优势。

盒马在华东地区密集布局店铺的核心支撑,源自其已经成熟的区域供应链体系。

以上海为中心的华北大仓可存储20万件商品,支撑京津冀次日达;自建工厂与种植基地则确保产品标准化与成本可控。相比之下,传统商超如永辉、大润发等,因供应链分散而难以进行区域扩张;而山姆虽然拥有全球采购体系,但在县域市场的即时配送服务上仍有待加强。

一盒蛋糕的背后

从“随大流”到“造趋势”。

传统商超长期依赖“看品采购”,导致同质化严重。盒马则通过深度参与供应链研发,打造独家爆款。

例如,与比利时焙乐道合作研发酸面团欧包,推出0添加蔗糖吐司,甚至将游戏IP“黑神话:悟空”与碱水面包结合,制造社交话题。对山姆、沃尔玛而言,需加速从“选品者”转向“造品者”,通过自有品牌和定制化商品建立壁垒。

以重资产投入换长期红利。

盒马烘焙的盈利,建立在自建工厂、种植基地等重资产投入之上。虽然这种模式在初期需要较高的成本投入,但它确保了对品质与成本的绝对控制力。

反观大润发M会员店,在县域市场面临供应链适配难题;Costco虽以全球采购见长,但本土化商品创新速度滞后。传统商超需在中央仓与区域灵活性间找到平衡点。

从“货架陈列”到“情感联结”。

盒马将烘焙区设为门店C位,用视觉营销强化品牌记忆,而山姆的试吃策略更侧重家庭消费场景。未来商超需进一步融合线上线下,烘焙的短保特性适合即时零售,而到店体验则可借助IP联名、健康化标签(如100%动物奶油)增强用户黏性。

拒绝“低配版”,拥抱“精准化”。

县域消费者并非一味追求低价,而是渴望“优质性价比”。

盒马NB店通过自有品牌和定制商品,在低价中保持独特性;山姆则需思考如何将“会员制特权”转化为低线市场的稀缺价值。大润发等区域品牌可借鉴盒马的“数据选品”逻辑,避免盲目复制一线城市模式。

从“网红”到长红

尽管盒马烘焙已建立显著优势,但爆款易被模仿、健康与口味难以兼顾、区域供应链承压等等隐忧依然存在,盒马也拿出一些方法。

如与烘焙原料巨头联合研发,锁定独家配方,深化技术壁垒;将草莓盒子蛋糕等单品符号化,形成情感认同;在NB折扣店销售烘焙尾货,兼顾清库存与拓客……

沃尔玛中国总裁朱晓静曾断言:“零售业的终极竞争是供应链效率之战。”

盒马烘焙的崛起印证了这一观点——通过优化供应链,盒马成功地将成本降低,同时保证了产品的高品质,使得其烘焙产品如草莓盒子蛋糕等成为市场上的“爆款”,从而重新定义了商超的边界。

盒马鲜生的盈利,是烘焙业务从“附属品”升级为“战略核心”的胜利。它证明在消费分级时代,商超的竞争力不再取决于业态的繁杂,而在于能否在一个细分赛道做到极致。当烘焙不仅是生意,更成为连接消费者的“情感纽带”,零售业的未来图景已然清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