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从煮了这碗东坡羹,蛙都不出门了

分类栏目:首页>>石占学院

武汉九九精武鸭脖的做法

苏东坡的过人之处,是有别于其他美食家的,即便是一碗蔬菜汤,他也能吃出冰心玉壶般的境界。

这道菜羹以米汤为主原料,取材极易,做法不难,味道却很鲜美,还能缓解病痛,难怪陆游后来盛赞此羹“芳甘妙绝伦”。

晚年的苏东坡在惠州整理手稿之余,也将这道羹汤的做法顺便记录了下来:

《东坡羹颂》

宋 苏轼

东坡羹,

盖东坡居士所煮菜羹也。

不用鱼肉五味,

有自然之甘。

没有任何肉食材料,苏东坡选最爱的荠菜等天然滋味熬煮,煮出的汤色有自然如甘的风采。

说起苏东坡喜欢荠菜的原因,除了营养价值丰富外,还有广泛的食用性,无论是蒸鱼还是入汤,各有其味!

苏东坡还极力推崇身边人吃荠菜,一次,他在给友人信中说:“今日食荠极美,天然之珍……君若知此味,则陆海八珍皆可厌也。”

一品东坡羹

主 料:粳米6两

辅 料:荠菜3两、金钩海米少许、火腿少许

调 料:麻油、盐少许

1.将大米用水洗净,放入适量水熬米汤;

2.将火腿切丁,荠菜切成1厘米长的小段;

3.盛出米汤待用;

4.锅内加入少许麻油爆香金钩海米和火腿丁;

5.倒入米汤后用盐调味;

6.最后放入切好的荠菜即可。

这道菜羹在苏东坡的原始做法上做了少许改编,加入了天然晾晒的金钩海米和火腿,与荠菜的鲜味尽入其中,淡雅的清香久味弥散。

花甲之年的苏东坡在惠州的生活是艰苦的:“食无肉,病无药,居无室,出无友,冬无炭,夏无寒泉。”于是,他求得一块荒地,种植些小麦玉米,还有几畦菜地,有萝卜、白菜和蔓菁。

比起贬谪之殇,稼穑之难要容易让苏东坡接受。面对如此两难的境地,微薄的收入恐怕难以继日,实在没有多余的钱食荤腥之味。反而清淡寡味的汤羹,使苏东坡寻回了忘却的真味!

尤其在他的红颜知己王朝云也香殒惠州之后,苏东坡更加觉得孤独乏力。因为再也没有人为他吟唱那首《蝶恋花》,再也没有人懂他的悲喜。此时,也只有田间蔓生的绿色蔬果,能让他看到生命在自然陨落之后,还有重生的惊喜!